学到的新知识这样才能记得更牢固 - 铁饭网 | RiceBowl.my
# Student Sector # Life Hack # Job Tips

学到的新知识这样才能记得更牢固 - 铁饭网 | RiceBowl.my

post by Chloe Chan

by Chloe Chan

Nov 2, 2016
at 10:42 AM

不论是学习新技术,或是去培养第三外语,根据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报告显示,有近2/3的美国员工在工作之余,同时还参加进修课程或额外培训,为职涯做充分准备。

 

“活到老学到老”是充实人生的不二法门,但在离开学生时期后,是否会渐渐觉得大脑不如以前灵活、记忆力开始衰退,吸收知识的效果与从前相差甚远?科学研究证实透过以下这五种方法,有助于活化大脑增强记忆,让学习事半功倍。

 

一、当别人的小老师

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的报告指出,透过教导他人,能够加强学习与记忆力。因为在准备如何教导别人的时候,自己会试着去抓出重点,也会寻求较有组织性的策略,让他人更容易理解。而透过这样的教学互动,原本不熟悉的地方可以借由互相讨论来加强印象,或是把原先的方法提升成更能灵活运用的技巧,让做事更有效率。

二、50分钟/10分钟的学习法则

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学术研究专家Ellen Dunn表示,学习新事物时最好控制在每次30到50分钟为限。如果少于30分会不够充裕时间去理解,多于50分又会让脑袋一下塞入太多资讯。

 

他建议,培养适量且持续性的复习习惯,也要记得休息个5到10分钟再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,会比一次大量学习的效果好。此外,处理较艰涩的概念时,可以做个便于携带的笔记或小卡,在零碎的空暇时间随时温习,累积起来的时间利用也相当可观。

三、培养亲手做笔记的习惯

现在科技产品相当普及,人们变得习惯以电脑或手机做笔记,但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,相较于手抄笔记,使用电脑的人在处理概念性的问题上表现较差。

 

他们指出,学生透过手抄笔记更能专注听课,也会把老师所说的内容重组后,整理成有系统的文字,因此吸收的程度也较高;而利用电脑誊写的人偏向逐字打下听到的资讯,导致事后复习时变得不容易理解。另外在听讲时,也会经常受到网路上的其他通知所干扰,容易分心。

四、要有区间的做复习

学习最重要的是时常温习,但究竟应该要过多久再做复习才是最好的?“The New York Times”的Benedict Carey形容学习就像为草坪浇水,比起每周只灌溉一次、一次长达90分钟,如果平均分成三次灌溉、但每次只要30分钟,可以让记忆力更加茁壮。

 

虽然这听起来有违常理,不过在初次习得新知识后,最好别马上急着复习。至少过个一两天、甚至更长时间再来接触,这有助于大脑发射更强的讯号来活化记忆力,这样知识的保鲜期才能拉长。

五、给大脑停机时间

相信大家都听过睡眠学习法吧?《心理科学》先前发表一篇研究,分别找来两组法国籍的受试者,教导他们把16个法文单字转换成斯瓦希里语(一种非洲语言)。

 

实验分为两个受试期,“清醒组”的一次是在白天、另一次在晚上,但都在同一天举行;“睡眠组”则是一次在晚上、另一次挪到隔天早上测试。结果证实,“清醒组”平均只能记住7.5个单字,但“睡眠组”却能记得10个左右。

 

睡眠有助于大脑形成长期记忆,《心理科学》建议,在两个学习区间中做适当的休息,会比重复做单一练习来得好。有个小憩空档,能够让大脑一直维持在最佳状态,发挥最大的学习成效。

延伸阅读:

文章来源:商业周刊